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是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首选放射治疗。患者经历放射治疗后,上下颌骨、唾液腺均会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下就是鼻咽癌放疗术后牙齿残根残冠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口腔黏膜小唾液受损后,口腔唾液分泌液减少,造成口腔自洁作用丧失,极易发生口腔猛性龋,牙体组织迅速出现破坏;同时颌骨和牙槽骨发生不可逆改变,会造成患牙牙周组织病变退化,导致牙周炎、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发生,患牙病患经久不愈,逐渐形成残根残冠[3]。
1 临床资料
我院口腔科2010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22例鼻咽癌放疗后致牙齿残根残冠的患者。其中4例患者经过根管治疗,进行全口义齿修复,7例患者经过根管治疗,进行局部可摘义齿修复,9例患者全口牙齿残根残冠无法保存,为拔除残根残冠住院治疗,另有2例患者因为放射治疗不满3年,患牙无法保存,但是为防止拔牙后出现拔牙创经久不愈的情况,给予保守治疗,等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再行治疗。
2 临床护理
2.1 术前及术中护理
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护理人员与临床医生合作,四手操作,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尽最大可能的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教导并督促患者维护口腔卫生,及时复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在拔牙前,仔细检查口腔情况及全身状况,完善各种辅助检查,对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心电监护下常规于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拔除患者一个象限的残根残冠,局部创口缝合。此类患者往往体质较弱,除了口腔常规术后护理外,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间隔一段时间后,分次拔除其余象限的残根残冠,并缝合创口,7d后给予局部拆线。患者先出院疗养,1例患者先后分5次拔除了全口牙齿残根残冠,另1例患者分4次拔除全口牙齿残根残冠,所有患者待创口愈合3月后,制作全口及局部可摘义齿修复。
2.2 术后护理
对拔牙创常规进行缝合,以尽量减小创口,防止出血;放置无菌纱布卷,嘱患者咬紧,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嘱患者待牙槽窝内的凝血块形成,不再出血时去除纱布,否则易造成拔牙创经久不愈或者伤口感染。
嘱患者拔牙的当天不要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而再次出血。嘱患者不要吃太热、太硬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保持口腔清洁、干燥,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保持口腔清洁。
2.3 义齿修复的护理
患者初戴全口义齿或大面积可摘局部义齿时,说话、咀嚼食物均会有明显的异物感,这时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让他们与医生合作,找出问题逐一调整修改;教导患者要耐心使用,可先吃粥、面条等软食,不要吃硬质和粘性食物,避免义齿因负荷过大而受损或脱落,同时,嘱患者养成两侧平均咀嚼的习惯,改变用前牙或一侧牙咀嚼的习惯,以免义齿受力不均而折断或脱落。嘱患者在睡眠前将义齿取下,以免夜间磨牙者磨损义齿、防止义齿吞入体内。取下的义齿,不可用热水或酒精等浸泡,以防变形。应用软毛牙刷沾牙膏每日洗刷3~4次,洗刷应在器皿中进行,避免失落或摔破,停戴的义齿,要浸泡在冷水中。佩戴义齿之后,应该经常到门诊检查义齿有无改变,如是否太松,义齿的牙托有无裂纹,松动等,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
义齿在口腔科应用寿命长短,除了与制作的质量、患者本身的口腔条件有关,还和义齿使用保养方法有关。教育患者戴义齿后应定期去医院复诊,这样既可以保证义齿的良好使用,又可以复查患者口腔相关组织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健康。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鼻咽癌放疗术后牙齿残根残冠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