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护士毕业论文。
糖尿病足是临床诊断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指基于周围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而引发肢体缺血、继发感染及坏疽的一种病症,病情严重者甚至需截肢治疗。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知识储备量和自身管理能力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措施,以提高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效果。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于社区医疗工作中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现将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均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8至76岁,平均年龄(67.2±2.5)岁;病程6至16年,平均病程(10.4±3.5)年;引发因素:因糖尿病性大疱并发糖尿病足8例,脚癣感染6例,热水烫伤4例,诱因不明者2例。上述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坏疽部位分别为足趾和足底。
1.2 护理方法
主要的护理措施包含血糖控制、心理护理、创面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等。
1.3 疗效判定
(1)痊愈:治愈:创面愈合,且痂皮已经形成。
(2)好转: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坏疽处分泌物大量减少。
(3)无效:为达上述标准则可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20例患者中,16例痊愈(80%),3例好转(15%),1例无效(5%)。创面愈合时间为4至8周,平均时间(6.5±1.5)周。
3 讨论
糖尿病足属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感染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约有1%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本次研究过程中,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结果显示,16例痊愈(80%),3例好转(15%),1例无效(5%)。与一般研究结果相同,由此可见,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日常运动量为基础制定降血糖计划。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食,因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故而不应饱食。但是应当平衡营养,做到食谱多样化。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对胰岛素的注射量予以调整,力求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护士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护理学论文。